怎样避免电子配件出现翻料或扭曲现象
在电子配件中有部分零件采用钢板冲压后表面喷塑或喷漆处理。这类产品如以中性盐雾试验可达1000小时,但在实际使用中这类产品很差,因为这类产品主要靠膜的覆盖达到防锈效能,一旦涂层被破坏,基底金属很不慢就产生腐蚀。在实际使用中特别是在安装过程中难免碰伤表面的覆盖层,特别在边缘和棱角处,而这些部位由于边缘效应,覆盖层又特别薄。
建议用镀锌层作喷涂的前处理,这样即使覆盖层破坏后,内部还有镀锌保护层。经实践证明采用这一工艺后产品的性能将提升上述二种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采用了双层法。前者以镀锌为主,加覆透明保护膜,从外观上看是镀锌零件,后者以涂层为主,辅以镀锌层,外观上看是涂塑零件。综上所述对性要求高的黑色金属产品都应采用此类表面处理工艺。
如何避免电子配件出现翻料或扭曲现象?下面,为您详细介绍一下:
1、正确的模具设计。在级进模中,下料顺序的安排有可能影响到冲压件成形的精度。针对冲压件细小部位的下料,一般先安排大面积之冲切下料,再安排小面积的冲切下料,以减轻冲裁力对冲压件成形的影响。
2、增设强压功能。即对卸料镶块压料部加厚尺寸(正常的卸料镶块厚H+0.03mm),以增加对凹模侧材料的压力,从而控制冲切时冲压件产生翻料、扭曲变形。
3、凸模刃口端部修出斜面或弧形。这是减缓冲裁力的方法。减缓冲裁力,即可减轻对凹模侧材料的拉伸力,从而达到控制冲压件产生翻料、扭曲的效果。
4、压住材料。克服守旧的模具设计结构,在卸料板上开出容料间隙(即模具闭合时,而材料又可被压紧。关键成形部位,卸料板相应做成镶块式结构,以方便解决长时间冲压所导致卸料板压料部位产生的磨(压)损,而无法压紧材料。
5、日常模具生产中,应注意维护冲切凸、凹模刃口的锋利度。当冲切刃口磨损时,材料所受拉应力将增大,从而冲压件产生翻料、扭曲的趋向加大。
6、冲裁间隙不正确或间隙不均也是产生冲压件翻料、扭曲的原因,需加以克服。
电子配件生产中用到的冲压模具在架模前,要选择择适合模具吨位的冲床,并检查模具高度是否在冲床的允许范围内。;同时将冲床上下台面要清理干净,不可以有异物,模具下模座底面不可以有杂物,要放平。
紧接着就可以将电子配件成型的冲压模具放置于冲床台面的正中间,与此同时冲床行程选择寸动。而在开始架模的时候,要先升滑块,然后用寸动方式慢慢降到下死点。对于一些有模柄之模具,需要将模柄对准模柄孔,至下死点,闭合先缩下模。
而有的冲压模具是没有模柄的,因此只需要将模具放置于适当的位置,并注意有落料孔的模具千万不能堵住落料孔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的垫块需要平整,并须检查其受力是否平衡,并注意不堵料以防止堵料而使模具受损。
电子配件的模具架模的时候,对于可成型模可先缩紧上模,然后放入所需冲制料厚的废料,使用滑块调整至适当的闭合高度,并空打二至三次,再锁紧下模。而V型的模具架时将上下模具滑块闭合锁模后,将滑块升高所冲料厚的尺寸。